1959年,陈长捷踏入鸿宾楼时,举止间毫无拘谨之态,步履沉稳如入自家厅堂。面对丰盛的宴席,他并未立即就座,而是驻足而立,目光缓缓扫视全场,最终定格在傅作义身上,似乎准备发表重要言论。
傅作义注视着昔日下属,内心颇感欣慰,原本希望通过这次聚餐化解彼此间的隔阂。然而陈长捷的意外举动,使得现场氛围骤然紧张起来。
陈长捷冷哼一声,开口道:"傅老大,您准备的这桌菜肴确实丰盛,但若是依照我往日的性格,今天断然不会赴约。"此言一出,席间顿时鸦雀无声,气氛仿佛瞬间凝滞,连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沉重起来。
面对质问,傅作义神色自若,从容不迫地以微笑回应:"既然您这么问,那我倒想请教,为何今日仍要前来?"
【01】
1959年,陈长捷作为首批获释的国民党战犯,终于迈出了监狱的大门。面对重获自由,他内心交织着复杂的情感,其中尴尬之情尤为明显。与昔日同窗兼老上级傅作义重逢时,对方脸上洋溢着无法掩饰的笑容,那神情宛如刚从战场凯旋的士兵,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老傅,赶紧过来,咱俩可有段日子没碰面了!"傅作义热情洋溢地呼喊道。
陈长捷装出一副严肃的表情,内心却清楚地意识到,十年的牢狱生涯已使他和曾经的辉煌渐行渐远。"确实如此,我几乎记不清你的模样了。"他这样说道。
周恩来总理不久便为这批获得特赦的国民党战犯举办了一场招待宴会。席间众人兴致高涨,唯独陈长捷的心思早已飞向次日。傅作义特意在西单鸿宾楼为他安排的接风宴,成为了他此刻最为期待的事。
傅作义为与昔日战友会面,特意提前赶赴《鸿宾楼》。然而,长时间的等待却始终未见对方踪影。正当他准备加一份炒肝之际,房门缓缓开启,陈长捷面带意味深长的笑容,从容步入室内。
"为何这么晚才到?菜都快凉了。"傅作义笑着说道。
"要是依着我从前的性子,今天根本就不会出现在这儿!"陈长捷微微挑眉,言语中透露出几分戏谑之意。
傅作义略显惊讶,紧接着回应道:"原来如此,看来你已经改变了以往的性情?"
"确实如此,我在《共产党》的监狱里度过了整整十年,这段经历让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认知。"
"这么说,你打算改名为'温良恭俭让'了?"傅作义面带笑意地回应,同时举起了手中的酒杯:"为你的新生,让我们干一杯!"
【02】
1949年,解放军战士带着胜利的喜悦冲入地下室时,陈长捷的面容呈现出一种难以形容的灰白。面对这群年轻的面孔,他的内心充满复杂的情绪。他缓缓放下电话,带着些许无奈和尴尬举起手,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我还能说什么"的茫然。
一名解放军士兵走近,以恭敬的口吻询问道:"陈司令,您身体还好吗?我们可以出发了。"陈长捷轻叹一声,略带自嘲地回应:"行啊,你们确实取得了胜利。我并非不愿接受现实,只是未曾预料到这一刻会如此迅速到来,甚至连拨通电话的机会都没有。"
陈长捷的言语让那位士兵忍俊不禁,他回应道:"指挥官,您应该已经感受到了,我们解放军的作战方式始终以迅捷高效著称。"
面对这一局面,陈长捷无奈地摇头叹息:"进展之迅速确实出乎意料。原本预计至少还能再拖延两日。"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些许意外与无奈,显然对事态的发展速度感到始料未及。
一名士兵以轻松的语气回应道:"指挥官,这类任务的成效并不取决于耗时多少,关键在于最终能否达成预期目标。"
陈长捷轻轻耸肩,语气中带着几分诙谐:"看来岁月不饶人啊,已经无法与你们这些年轻人并驾齐驱了。既然这样,就请尽快引路吧,我这个老人家可经不起太久的等待,时间对我来说确实很宝贵。"
解放军战士将陈长捷从地下室带出,开启了他生命的新阶段。在离开的过程中,他频频回首,目光中夹杂着难以言喻的情感,凝视着那个曾见证他指挥众多战役的地下空间,仿佛在向过往的岁月作最后的道别。
【03】
陈长捷的人生轨迹颇具戏剧性,这位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人物,其经历堪称命运的巧妙安排。作为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他的人生轨迹在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发生了重大转折。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校期间与日后成为重要人物的傅作义同窗共读,这段经历为其人生增添了独特的色彩。从乡村到军校的跨越,展现了典型的从基层到军界的成功转型,这种经历本身就蕴含着不平凡的意义。
1940年,阎锡山突发奇想,决定收缴第九十军的武器装备。面对这一决定,陈长捷立即表示反对,结果遭到革职处理。他或许在心中暗想:"既然你阎锡山执意如此,我也不再奉陪。"随后,他带领自己的亲信团队,从容不迫地前往绥远投奔傅作义。
当陈长捷抵达傅作义处时,傅作义见到他的到来,显得异常欣喜:"小陈,你来得正是时候,我这里正需要人手。"自此,陈长捷便随同傅作义四处奔波,经历了不少艰辛,不过也算是找到了新的归宿。
抗日战争甫一落幕,傅作义便向蒋介石举荐道:"陈长捷这年轻人颇具才干,不妨让他担任天津警备司令一职。"蒋介石当即拍板决定:"好,就由他出任此职!"由此,陈长捷的仕途平步青云,先后出任天津警备司令及国民党军政部第20军官总队总队长等重要职务,在军界可谓如日中天。
【04】
1948年6月,陈长捷就任天津警备总司令之际,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他坚定地向傅作义表示:"请总司令放心,只要我在任一天,天津的每一寸土地都将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傅作义对此深感欣慰,不禁握紧双手,由衷地感叹道:"长捷,有你在真是太好了。"
两位昔日同窗各自在战场上展现风采,一位在前线摆出英姿,另一位则在后方默默支持,画面令人赞叹。陈长捷在天津城内紧锣密鼓地修筑防御工事,挖掘战壕,堆砌沙袋,忙得不可开交。他暗自思忖:"如此一来,解放军想要轻松攻入城内,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历史进程往往出乎意料,1949年解放军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天津的防御格局。陈长捷精心构筑的城防体系在解放军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其修建的防御工事被轻易突破。原本被认为固若金汤的防线,在实战中暴露出严重缺陷,完全无法抵挡解放军的强大攻势。
陈长捷被捕后,精神状态急转直下,在功德林内坐立不安,内心充满愤懑。他暗自思忖:"傅兄,你我本是至交,为何如今我沦为囚徒,你却成为贵宾?天津城我尽心竭力为你守卫,怎会落得如此下场?"虽满腹委屈,但在傅作义面前,他只得将这些情绪深藏心底。
获悉陈长捷的处境后,傅作义内心颇感难堪。他虽有意前往探望,却又担心适得其反,最终只能在心中暗自祈愿:"介山兄,你且安心接受改造,待重获自由之日,我们定要畅饮一番。"
两位昔日的同袍,一位已顺利完成转型,另一位仍在探索人生新方向。命运如同舞台,个人表现决定成败,精湛的演技方能获得认可。对于陈长捷而言,似乎仍需更多历练与成长。
【05】
《鸿宾楼》的晚宴现场弥漫着不自然的氛围。傅作义手持酒杯,而陈长捷则如同入定的僧人,始终保持着沉默。
傅作义注视着老同学愤懑难平的神情,内心涌起复杂的情感。他缓缓将酒杯置于桌上,平静地开口:"陈兄,我理解你此刻的愤懑之情。你的性格我岂能不知?昔日我们在保定军校共度艰苦岁月时,你的性情便如火药桶般一点即燃。然而今日,我希望能与你推心置腹地谈一谈。"
傅作义面前,陈长捷抬起了头,目光中依旧透露出几分不甘。
傅作义长叹一声,缓缓说道:"我需要向你说明,1949年选择和平起义,绝非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而是为了保全更多人的生命。你当时在天津的顽强抵抗,实际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正是由于你施加的军事压力,北平的和平谈判才得以成功推进。这些年来,我始终希望能当面与你深入交流,解释当时的决策过程。"
陈长捷闻言目光稍显缓和,却仍带着几分不甘:"你这话说得倒是轻巧,可我在《功德林》受的那些罪,又该找谁讨个说法?"
傅作义面带微笑,轻轻拍了拍陈长捷的肩膀,说道:"老朋友,我此次前来正是为了表达歉意。况且,你现在已经重获自由,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未来,我向你承诺,今后在北京,你的生活必定会舒适自在。"
面对傅作义,陈长捷内心的坚冰逐渐消融,他微微扬起嘴角,带着一丝无奈的笑意说道:"罢了,既然你如此爽快,今日这顿饭的事,我就不再与你计较了。"
两位退伍军人性格迥异,一位言辞强硬却内心柔软,另一位表面和善实则暗藏锋芒。在《鸿宾楼》共进晚餐时,他们一边追忆往事,一边互诉不满,就这样逐渐化解了往日的矛盾与隔阂。
#百家说史迎新春#